慧聰水工業網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了雨洪管理的價值,采用各種技術、設備和措施對雨洪進行利用、控制和管理。天津作為一個資源性缺水和飽受內澇之苦的城市,在舊城區改造和重新規劃開發時對排水防澇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本文詳細介紹了天津文化中心生態排水防澇系統的原理、組成和設計過程。這一工程遵循水敏城市設計理念,在設計和應用中得到較好的實踐和驗證。
項目概況
天津位于中緯度亞歐大陸東岸,北溫帶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,位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,四季分明,春季多風,干旱少雨;夏季炎熱,雨水集中;秋季氣爽,冷暖適中;冬季寒冷,干燥少雪。天津市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河西區,西側與迎賓館和天津大禮堂毗鄰,總面積約90公頃。
原為天津樂園,為市中心較為開放的公共區域,周邊市政雨水管網排水能力低于1年一遇水平。但由于原有大面積透水性較好的綠地和水面,徑流產量較小,雨水基本不外排。
開發后場地中約56萬平方米為不透水新建區,包括了43萬平方米硬質屋頂和鋪裝,如果不采用任何雨洪管理措施,勢必產生成倍洪峰,嚴重威脅這一城市核心地帶的安全。
基于提升雨洪應對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文化中心的雨水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需要合理提高。在這種形勢下,一套具有雨洪收集、預處理凈化、調蓄和強排結合的綜合排水防澇系統經過多輪論證后被采納。